> 家居百科 > “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”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送张升之四首》。

“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”全诗

《送张升之四首》

宋代 项安世

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,又见韩愈孟郊恨不如云龙。

我今与子别,正与二子同。

我在大江北,君归五湖东。

我犹作楚客,君复为吴侬。

江湖吴楚休相忆,青云有路各努力。

《送张升之四首》项安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送张升之四首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《送张升之四首》的中文译文:

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,

又见韩愈孟郊恨不如云龙。

我今与子别,正与二子同。

我在大江北,君归五湖东。

我犹作楚客,君复为吴侬。

江湖吴楚休相忆,青云有路各努力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升的离别之情。诗人以李白、杜甫、韩愈和孟郊等著名诗人为例,说明了过去常常为他们的不相随而感到遗憾,如今又看到韩愈和孟郊对自己的才华评价不如云龙。在此刻,诗人与张升即将分别,但他们的心情却相同。诗人身在大江北,而张升将回到五湖之东。诗人自称作楚国客,而张升将回到吴国。最后两句表达了他们相互勉励,不再相忆,各自奋发向前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,通过对历史上著名诗人的提及,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和心情。以李白、杜甫、韩愈和孟郊为例,诗人抒发了自己过去的不甘和遗憾,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。诗人自称楚客,与张升的归属地吴国形成对比,突出了离别的悲凉与无奈。最后两句以江湖和青云为象征,表达了诗人和张升各自奋发向前,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道路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表达了离别时的情绪和对未来的期许,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。